|
【不合格】坐便器抽查质量问题改进浅见 |
【buhege】2012-10-27发表: 坐便器抽查质量问题改进浅见 前不久,由国家质检总局、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在京共同组织召开节水产品质量提升与推广普及工作会议。会上通报了2012年陶瓷片密封水嘴、陶瓷坐便器、pp-r塑料管材等3类节水产品国家监督抽 坐便器抽查质量问题改进浅见前不久,由国家质检总局、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在京共同组织召开节水产品质量提升与推广普及工作会议。会上通报了2012年陶瓷片密封水嘴、陶瓷坐便器、pp-r塑料管材等3类节水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在抽查的13个省、直辖市共160家企业生产的160种陶瓷坐便器产品中,有12种坐便器产品不合格。不合格者是一些地区不知名的中小型企业和中低档产品,凸显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工艺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 据悉,本次抽查依据《卫生陶瓷》gb6952-2005、《便器水箱配件》jc987-2005和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对陶瓷坐便器产品的水封深度、水封表面面积、吸水率、便器用水量、洗净功能、固体排放功能、污水置换功能、坐便器水封回复、便器配套要求、管道输送特性、安全水位技术要求、进水阀cl标记、安装相对位置、防虹吸功能、进水阀密封性、排水阀密封、进水阀耐压性等17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吸水率、便器用水量、洗净功能、密封性能、安全水位技术要求、安装相对位置等。 其实,在以往每次的国抽、省抽检验中,吸水率、便器用水量、洗净功能三项指标是出现频次最高的不合格项目。这些不合格项目,均是坐便器的一些关键性重要指标,决定了坐便器的使用性能和排污冲刷功能,对坐便器的使用寿命、耗水量、卫生清洁、正常使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用水量不符合要求,比如标识为节水型(6升)的坐便器,检测中用水量在6升水以上,使用中会多用水,这样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同时也说明标识与实际不符,对消费者有欺诈行为。吸水率不符合标准要求(国标要求不大于0.5%),会造成吸湿膨胀开裂,尤其使用在寒冷地区时,有可能会冻裂。洗净功能不符合标准要求,便器使用后,易挂污,污物不能冲洗掉,直接影响到便器和环境卫生洁净。 以上不合格是如何造成的?如何克服?笔者从技术角度给出一些浅见,相信会对一些企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于吸水率问题,现行《卫生陶瓷》gb6952-2005规定,瓷质卫生陶瓷产品(坐便器)的吸水率e≤0.5%。出现不合格,可能是配方设计不合理,缺少熔剂性原料。或者是泥料的细度不够,没有达到要求。或者是烧制温度不够,烧制时间短,窑内气氛不均匀,装窑位置不合理,没有烧熟烧透坯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认真查找原因,问题不难解决。 关于便器用水量问题,现行《卫生陶瓷》gb6952-2005规定,普通型(单/双档)用水量不大于9l,节水型(单/双档)用水量不大于6l。双档坐便器的小档排水量不得大于大档排水量的70%,最大用水量不得超过规定值1.5 l。出现不合格,用水量大于标准值,主要原因是虹吸弯管的结构(长度、粗细、形状)设计不合理,其次是附水道、上圈通道、布水眼设计不合理,再次是盆腔结构设计不合理。应从以上方面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建议采用标准化管道设计,可确保便器排污功能优良和稳定。 关于洗净功能问题,现行《卫生陶瓷》gb6952-2005规定,每次冲洗后累积残留墨线的总长度不大于50 mm,且每一段残留墨线长度不大于13 mm。出现不合格,是超出以上标准要求。主要原因是由于操作问题,布水眼设置不合理(数量不足、或角度不合理、或间距不均匀)。建议根据不同便器的特点,经过试验后,确定布水眼的数量,形成严细的作业指导书,指导生产,严格执行,严细操作,严格检查。 一些企业的卫生陶瓷产品抽测中出现问题,出现一些不合格项目,归根到底,是这些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工艺控制不严细,功夫还未到家,技术操作水平差,产品质量把关不严,有的企业缺少必备的检验检测设备。用料不考究,烧制温度不够,烧制时间短,操作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才在质量抽测中出现问题。 为提高卫生陶瓷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一方面,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真正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牢固树立质量责任意识,明确企业的一把手为质量第一责任人。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建立健全一整套以质量为主的考核体系和计件薪酬制度。严格标准,严细操作,加强过程监控。从产品设计开发,到生产控制,再到最终检验,层层把关,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另一方面,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要加大抽查力度和检测频率,及时对问题企业和产品曝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逐步淘汰落后企业。 (【buhege】更新:2012/10/27 3:54:49)
|